数理逻辑 应试笔记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2年5月19日 中午

该笔记是本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2021 年春季学期「数理逻辑」课程的笔记,最终课程成绩是满分。授课教师为任世军,是本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。

由于笔记是在考前复习时才逐渐整理的,笔记内容偏应试风格,标题顺序也是按照哈工大「数理逻辑」课程一贯的出题模板来的,涵盖了课程所学,主要包括:命题逻辑、三大系统中定理的证明、谓词逻辑。

命题逻辑部分

求(主)析取/合取范式

一般会涉及到三个原子命题,唯一方法——列真值表。

列真值表的顺序可以依照语法分析树。

主合取看 0,主析取看 1,直接写。列真值表一定要反复检查细节。蕴含的前后件不要看反了。

用完备联结词组表示公式

通常最终结果要化为与非式、或非式。

先把原式子中的「蕴含、等价」全换成「与、或、非」。(可以用等价式化简,但没必要,除非很明显的吸收律

  • 与非

用德摩根律把 \(\lor\) 全消掉,再把 \(\land\)

\[ p\land q\Leftrightarrow \lnot \left( p\uparrow q \right) \]

替换,再把所有的 \(\lnot\) 用下式替换,注意此时 p 可能是个很长的式子。 \[ \lnot p\Leftrightarrow p\uparrow p \]

  • 或非

同理,也是消掉另一个符号,再把或替换了,再替换非。

判断逻辑蕴含/逻辑等价的正确性

  1. 逻辑蕴含,一般前提会有多个

通常做法是,给前提均指派为真,利用公式法,推出一系列公式,然后推得右边的公式的值恒为 1,则成立

如果推不到右边,可以先假设右边为 0(反证法),推出左边的值可以均为 1,则不成立

注意:假设右边为 1 没用,不充分。

  1. 逻辑等价,一般是一对一,两边都比较长

理论上可以用真值表,但是语法分析树太长了。

如果可以一眼判断出不成立,那么枚举一个反例也行。

通常做法是,两边利用公式法化简,最后推出的赋值式相等,则对于任意的指派 \(v\),都有 \(A^v = B^v\),故成立。

化简过程中,有一些较长的非、蕴含符号可以替换成与非,如: \[ \begin{aligned} \lnot p\rightarrow q\,\,&\text{换成 } p\lor q \\ \lnot \left( p\rightarrow \lnot q \right) \,\,&\text{换成 } p\land q \end{aligned} \] 避免列赋值式太长。

注意:化简到最后可能形式上不相等,这时候可以两个式子联立消项,看最后是不是永真式,如果不是,同样可以举反例(举反例不好直接想到,因此还是要推理,可以先用 PC 的方法变形看看)。

PC 中定理的证明

依次使用以下方法。

1 逆向推理法(直接法)

对待证明定理进行等价转化,转变成熟悉的形式。常用工具:

  • 加前件定理3:去相同前件

  • 加后件定理4:去相同后件

  • 逆否转换:四种情况

  • 前件互换定理2:前件移到里面后

  • 公理2:提出前件

  • 补前件定理:去单个前件,只需证出后件就可以

  • 三段论定理8:需要多次加前件、后件时

例题:

  1. 二难推理(后面发现用定理18更好做)

\[ \vdash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观察形式,发现三项都有共同后件 \(C\),则三项全取逆否 \[ \left( \lnot C\rightarrow \lnot A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\lnot C\rightarrow \lnot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not C\rightarrow \lnot \left(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) \right) \right) \] 利用公理 2 及 加前件定理可以去掉前件 \(\lnot C\) \[ \lnot A\rightarrow \left( \lnot B\rightarrow \lnot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) \] 再用逆否转换,前件互换等定理即可逆向

类似题\[ \vdash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也必须用逆否来做。

  1. 作业题5(常规做法是演绎定理,其他都很麻烦)

\[ \vdash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C\rightarrow D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D \right) \right) \right) \]

先前件互换可使得后件两项都含 \(A\) \[ \left( C\rightarrow D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D \right) \right) \right) \,\, \] 发现去掉前件 \(A\) 后还可以去掉前件 \(B\)

但是再用一次前件互换即可得到定理4的形式 \[ \left( C\rightarrow D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D \right) \right) \]

  1. 砍头操作

砍头操作有两种办法:将 \[ \left( \lnot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\lnot A\rightarrow \lnot B \right) \rightarrow A \right) \] 变成 \[ B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\lnot A\rightarrow \lnot B \right) \rightarrow A \right) \] 方法一:先添前件(用公理1再分离)变成 \[ B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\lnot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\lnot A\rightarrow \lnot B \right) \rightarrow A \right) \right) \] 再用公理2分离,前件是公理1的形式,后件自然成立,总计要4行

方法二:直接用三段论定理8,因为 \[ B\rightarrow \left( \lnot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] 显然成立,用三段论定理8接上,只需要2行,但是要分条件(有可能不允许使用定理8,如作业题PC1)

  1. 反公理2(19 年试卷的答案,思路清奇,没用定理18)

\[ \vdash \left(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一开始观察三项前件都有 \(A\),以为可以用类似二难推理的办法做。

但是!注意到整体的形式是「两项推一项」,与二难推理不同,因此不能用公理2来提出前件,再去掉前件。

观察发现,后件 \(A\to(B\to C)\) 可以用一次前件互换定理,得到 \[ \vdash \left(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 此时有共同的后件,可以用加后件定理快速解决。

2 利用定理18

定理18证明的简便性和方法1相近,尝试方法1失败后,若形式符合\((A \to B)\to C\),可以考虑定理18

将原式子拆成 \(\lnot A \to C\)\(B \to C\) ,再用方法1

例题:

  1. 反公理2(书上用演绎定理证明,很简短)

\[ \vdash \left(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如果看前两项,想用逆推的方法解决,但是发现加前件定理用不了,因为接不上。直接考虑定理18。

  • 拆成

\[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 只需前件互换,去掉后件即可证明。

  • 拆成

\[ \lnot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 比较复杂,需要前件互换,再摘掉 A

注意:这一步可以不需要前件互换,只需用公理1+三段论,直接砍后件头

附注:砍后件头,倒过来书写时其实是加后件头,与前面的砍头操作不同) \[ \lnot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] 然后再换前件,因为前面的 \(\lnot\) 是在整体上的,必须要和单体进行一次逆否转换 \[ B\rightarrow \left( \lnot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] 再对里面做逆否,此时 \(\lnot\) 已经转移到单独的 \(C\) 上了 \[ B\rightarrow \left( \lnot C\rightarrow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) \] 需要前件互换,再摘掉 \(\lnot C\)

注意:这一步可以不需要前件互换,只需用公理1+三段论,直接砍后件头

  • 补充

\[ \lnot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]

前面的 \(\lnot\) 是在整体上的,还有另一种办法可以消去

因为 \(\lnot (A \to B)\) 可以推出 \(A\)\(\lnot B\) ,利用三段论定理可以接上去。

此题可以用 \(\lnot B\),转化后的形式是定理6。

  1. 二难推理

\[ \vdash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二难推理系列的题目,比思维流更好的办法其实是定理18,并且套路十分明显。

  • 拆成

\[ \lnot A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首先第一部分,由于 \(C\) 在后件的两个后件,此时用加后件定理可以轻松消去 \(C\)\[ \lnot A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arrow B \right) \] 再用一次前件互换定理,发现就是定理1。

  • 这一步纯套路,每题都是一样)拆成

\[ C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此时不能直接用加后件了,否则最前面的 \(C\) 消不掉。直接前件互换, \[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C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 发现后件是公理1,于是摘掉前件,成立。

类似题\[ \vdash \left( A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B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arrow \left( \left( \left( A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B \right) \rightarrow C \right) \right) \]

也可以用同样的套路秒做。

3 反证法

前两种方法都想不出来的情况下考虑,书写过程会相对繁琐。

  1. 基本方法

假定原定理为0,按照依次将式子标上0和1,直到推出矛盾(一般会有多处,找容易的)。

证明时显而易见的(前几条)可以不用加注释,可以理解成真值表的体现。

后面的推理过程可以按标0和1的顺序来,通常都是由大后件的结论往前件找矛盾。

最常使用:三段论定理,用于把 \(\lnot P\) 接上去,最后才能转到矛盾。

  1. 推演技巧

最无脑的方法是把所有单项都用 \(\lnot P\) 推出来,再进行排列组合出矛盾。

高级的方法是抓住「矛盾块」(通常是原式的一端),再把「另一个矛盾块」通过逆向推理法(直接法)证到原式的另一端,即可。

4 演绎定理

没啥好说的,一般不给用,对三个以上变量比较友好,提取出所有前件后就可以用直接法证明。

ND 中定理的证明

思维流

本质是逆向推理法,逆推的同时可以注意左端项的逻辑规律(赋1,看矛盾)

结合常见形式及解决套路可以更快解决。

  1. 当右端项包含 \(\lnot\) 时:

\[ \lnot A\land \lnot B\vdash \lnot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]

\(\lnot +\) 规则把右端项挪到左边时,要导出矛盾,往往这个矛盾是右端项的部分,如析取、合取的部分。

此时的惯常做法是将这两个矛盾合取,如 \(A\land \lnot A\) ,这个式子必定为0,事实上左边此时的两个式子已经自相矛盾。

当然不一定要用 \(A\land \lnot A\),因为左边矛盾的情况下,赋1可以推出很多对矛盾,只是这个最常见。

  1. 当左端项有 \(\lor\) 时:

\[ \lnot A\lor \lnot B\vdash \lnot \left( A\land B \right) \]

充分利用析取,将其两项分别放到左端,用 \(\in\) 规则把两项先推出来。

左端多出来的两项最终也需要消去。

  • 这就需要 \(\lor-\) 规则,因此上面推出来的两式要最后导出到同一个目标,通常是\(A\land \lnot A\),这类式子。
  • 也有可能是需要 \(\to +\) 规则,把小项拿到右边当前件。

注意:如果 \(\lor\) 是含在某个大的式子里,也可以将小项直接拿到外面来推。

  1. 当右端项有 \(\lor\) 时:

\[ \lnot \left( A\land B \right) \vdash \lnot A\lor \lnot B \]

一般可以用 \(\lor -\) 简化,只需证一半,但是保留哪一半要根据左边的情况推理,即思维流。

但有时也不能上来就简化,因为左边的条件可能太宽泛了(太少了),因此可能要加上一些小项再看。

这时候常用的是 \(-\) 规则。这也是最难用的一个规则。

  1. 当左端项有 \(\land\) 时:

\[ A\land \left( {B}\lor {C} \right) \vdash \left( {A}\land {B} \right) \lor \left( {A}\land {C} \right) \]

利用 \(\land -\) 规则,将两个子命题拆出来。

当然不能白拆,要和前几条综合起来用,往往时加入了很多项后,用这个来助攻。

  1. 当右端项有 \(\land\) 时:

可能是要把两个细分都推出来。 \[ \lnot \left( {A}\lor {B} \right) \vdash \lnot {A}\land \lnot {B} \] 也可能是要整个推出,即生成未出现过的项,常用 \(\lor-\) 规则。 \[ \left( A\land {B} \right) \lor \left( {A}\land {C} \right) \vdash {A}\land \left( {B}\lor {C} \right) \]

  1. 在右端生成从未出现过的项:

常用 \(\lor-\) 规则,但是这种必须有理有据的推出,而且左端要含 \(\lor\)

另一个方法是 \(\lnot -\),矛盾可以推任意。

  • 通常的用法是:

\[ \begin{aligned} XXX, A, \lnot A&\vdash A \\ XXX, A, \lnot A&\vdash \lnot A \\ XXX, A, \lnot A&\vdash B \end{aligned} \]

  • 然后再想办法消掉多出来的单项,如

\[ XXX, \lnot A\vdash A\rightarrow B \]

  • 或者再利用 \(\lor-\) ,二者结合,如

\[ \begin{aligned} XXX, A, \lnot A&\vdash B \\ XXX, A, B&\vdash B \\ XXX, A&\vdash \lnot A\lor B \\ XXX, A&\vdash B \end{aligned} \]

例:(需要用到两种引入方法) \[ \left( A\lor B \right) \land \left( \lnot B\lor C \right) \vdash A\lor C \] 按照思维流推断,发现最开始可以引入 \(B\)\(\lnot B\) 的矛盾推任意。

而右端项的析取,一次只能推一半。

推一半的时候,还是需要引入新项,此时用 \(\lor-\) ,因为左端项还有个析取(隐藏在合取中)可以用,将两个子项单独拿出来放到左边,即可推出。

  1. 当左端项有 \(\to\) 时:

由于ND中没有分离规则,所以要利用好这个 \(\to\) 需要先在左端加上前件,用两次 \(\in\) 规则。

最后再用 \(\to -\) 规则把后件推到右端。

  1. 当左端项包含 \(\lnot\) 时:

\[ \lnot ( A\to B ) \vdash A\land \lnot B \]

想按照逻辑推出东西基本不可能,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已有的一个 \(\lnot\) ,制造矛盾,使得矛盾可以推任意,或者 \(\lnot +\)

但是如果要制造矛盾,必须引入新的变量,这样左边就会多一个元素,即使 \(\lnot -\) 推出了任意,但左边也不符合。

因此可以用 \(\lnot +\) 规则,在左边引入一个待求右端项\(\lnot\) ,推出矛盾后再用反证法把待求变量移到右边,此时可能要用 \(\lnot \lnot-\) 规则。

FC 中定理的证明

两种书写格式

  1. 用 PC 中的公式序列,最后再补上 \(\Gamma\) ,不用序号,用「从而...」连接结论。

    常用于 FC 反证法定理8双向证明(先证后证)

  2. 用 ND 中的演绎序列,直接证出结果(书写内容多),如果此时要用 PC 或者 FC 的定理,需要在公式前面写 \(\vdash\),并在下一条用分离规则导出(注意:不用写用若干次 \(+\) 规则)。

    常用于 FC 存在消除定理10

具体证明过程依次使用以下方法。

存在消除定理

当式子左端有 \(\exists xA\)\(\exists x(A\to B)\) 的量词时,优先考虑用存在消除定理10。

在左端补上 \(A\)\((A\to B)\) ,并用 ND 中的规则推出想要的右端项。

接着就可以用存在消除定理把左端补上的东西消除了。 \[ \begin{aligned} &\left( 1 \right) \exists v\left( B\rightarrow A \right) , B\rightarrow A, B\vdash A \\ &\left( 2 \right) \exists v\left( B\rightarrow A \right) , B\vdash \exists v\left( B\rightarrow A \right) \\ &\left( 3 \right) \exists v\left( B\rightarrow A \right) , B\vdash A\,\, \end{aligned} \] 注意:虽说「存在」消除定理,但是最后消掉的是 \(\exists x\) 里面的东西。

警告:使用该方法时,(3) 式中左右端项都不能有 \(v\) 的自由出现!

反证法定理

反证法不一定是最优解,但是是最 FC 的做法,一般标准答案会用。当右端的整体上有个 \(\lnot\) 打头,或者右端有个 \(\exists x\) 时,建议使用。

\[ \begin{aligned} &\text{从而}\varGamma \vdash A\,\,\text{且} \varGamma \vdash \lnot A \\ &\text{从而公式集}\varGamma \text{不一致,由}FC\text{反证法定理}8 \\ &\text{得}\forall vB\rightarrow A\vdash \lnot \forall v\lnot \left( B\rightarrow A \right) \end{aligned} \]

注意:如果左右都有 \(\exists x\),优先用存在消除定理。

思维流

前两种方法都不可以使用的时候考虑,跟 ND 中的证明没啥区别。可能会用到一些 PC 中的定理,如三段论定理8、逆否定理、以及一些小套件(定理6,定理9)。

其他小技巧

  1. FC 定理 9 平时用的少,但是有时有妙用。

\[ \begin{aligned} &\left( 1 \right) \exists v\left( B\rightarrow A \right) , B\vdash A \\ &\left( 2 \right) \exists v\left( B\rightarrow A \right) , \forall vB\vdash A \end{aligned} \]

  1. FC 也有演绎定理,并且考试中可以直接使用。(省步骤,不然就得用 ND 中复杂的规则来代替)

    比如往左放就要用 \((+)\) 再用 \((\to-)\) 规则,往右放就要用 \((\to +)\) 规则。

  2. 全称推广定理 和 定理1 是互逆的关系,是 PC/ND 系统与 FC 联系的关键。常用于导出待证明式子右端项。

  3. 补充:使用 FC 定理时,有的定理有限制。

  • 公理4 (项 t 对 v 可代入)
  • 公理6 (v 在 A 中无自由出现)
  • 全称推广定理5 (v 在 \(\Gamma\) 中无自由出现)
  • 定理9 (v 在 \(\Gamma\) 中无自由出现)
  • 存在消除定理10 (v 在 \(\Gamma\) 和 B 中无自由出现)(在最后一行前后都无自由出现)

谓词演算部分

构造语义和指派

语义就是 \(U=<D,I>\) 即论域和解释,其中论域部分令 \(D=\{1, 2\}\)

解释部分 \(I\) 要加横杠,分别对常元、函词、谓词做一个映射。构造时根据要求,巧妙选择\[ \begin{aligned} &\bar{a}=1 \\ &\bar{f}\left( 1,1 \right) =1,\bar{f}\left( 1,2 \right) =1,\bar{f}\left( 2,1 \right) =1,\bar{f}\left( 2,2 \right) =1 \\ &\bar{R}=\left\{ 1,2 \right\} ,\bar{P}=\left\{ \left( 1,1 \right) \right\} ,\bar{Q}=\oslash \end{aligned} \] 注意:函词是个体映射到个体,谓词是取这些个体时值为 True一元谓词跟函词很容易混淆

指派 \(s\) 就是给变元取值。 \[ \bar{x}=2,\bar{y}=1 \] 注意:书写时展开函词的时候,横杠都要加上。特别是多层函词时。 \[ \overline{f\left( x,y \right) }=\bar{f}\left( \bar{x},\bar{y} \right) \] 判断真假的时候,简单的直接写 T 或 F 就可以(需要横杠),表示映射。

但是含有任意、存在量词的必须用标准写法(不用横杠)拆去\[ \begin{aligned} &\models _U\left( \forall x \right) P\left( x \right) \left[ s \right] \,\, iff.\models _UP\left( x \right) \left[ s\left( x|1 \right) \right] \,\,\text{且} \models _UP\left( x \right) \left[ s\left( x|2 \right) \right] \\ &\models _U\left( \exists x \right) P\left( x \right) \left[ s \right] \,\, iff.\models _UP\left( x \right) \left[ s\left( x|1 \right) \right] \,\,\text{或} \models _UP\left( x \right) \left[ s\left( x|2 \right) \right] \end{aligned} \]

构造自然语句的形式化

格式要注意,在开头要令出谓词、函词,一般不需要论域(除非真的只有一种个体词)。

每个出现的个体词都应该有对应的谓词,如「作家」「作品」「小说」「学生」「实数」。

一个基本原则:$$

常用短语:

  • 并非所有:\(\lnot \forall x\)
  • 有且仅有、唯一:$x( R( x ) u( R( u ) E( x, u ) ) ) $
  • 不是就是、要么要么:$x( R( x ) P( x ) Q( x ) ) $

例题:形式化表示第二数学归纳法。 \[ \begin{aligned} & \text{令谓词:} \\& F\left( x \right) \text{表示当}n=x\text{时,命题成立;} \\& L\left( x,k \right) \text{表示}x<k\text{;} \\& P\left( x \right) \text{表示}x\text{是正整数。} \\& \left( 1 \right) F\left( 1 \right) \\& \left( 2 \right) \forall k\left( \left( P\left( k \right) \land \forall x\left( P\left( x \right) \land L\left( x,k \right) \rightarrow F\left( x \right) \right) \right) \rightarrow F\left( k \right) \right) \\& \left( 3 \right) \forall x\left( P\left( x \right) \rightarrow F\left( x \right) \right) \end{aligned} \]


数理逻辑 应试笔记
https://hwcoder.top/Mathematical-Logic
作者
Wei He
发布于
2021年8月27日
许可协议